北京市政协委员王燕庆提案:京籍无车家庭购车能否不摇号?
一个北京地区值得信任的京牌租赁平台

汽车频道【5月27日】【今日焦点】北京市政协委员王燕庆:建议京籍无车家庭直接分配购车指标

热度又高起来的北京摇号政策,有一位政协委员给出新建议,这个建议并非让京籍没车的家庭继续参与通常的摇号,而是直接给予能买**辆车的指标 。

摇号政策现状

自2011年起北京就开始实施小客车摇号政策,到如今已经超过十年了,这项政策*开始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控制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每月举办一次的摇号活动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然而中签率却是逐年降低的。

当下,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的中签率仅仅约为百分之零点三,也就是大概三百来个人就竞争一个指标,不少家庭自打政策开始施行的初期即为摇号参与其中,直至现在也没能抽中指标,随着时间持续向前推进,摇号池里的人数持续增加,新加进来的人中签的希望愈发渺茫。

京籍无车家庭困境

对于平常一直生活在北京然而却没有车的家庭来讲,平常出门会碰到许多不方便。家住昌平的王女士讲,她家参加摇号八年都没有摇中,孩子上学乃至老人看病都变成了难题。每天都必须乘坐地铁然后再换乘公交,单程上下班的时间超过两小时。

尤其当家中存在老年人,其需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每种情形都必须预先预约网约车或者出租车,碰到恶劣天气之际,打车遇到难度会致使就医更加麻烦,这类家庭*急切需要解决出行方面的问题,然而却受困于摇号政策 。

车牌资源分配不均

资源分配现象存在不均衡,在北京车牌方面表现明显,部分家庭拥有多辆京牌车 ,更多家庭中却一辆都不存在,这种现象于老旧小区当中尤为常见,因为早期在购车政策上较为宽松,当时登记的车辆直到现在仍然在使用 。

存在一些京牌车辆,实际使用者并非是原本的车主,这些京牌车辆有可能被出租,也有可能被出借,然而真正有需求用车的人却反而没办法获得指标,这种资源错配的情况加剧了车牌供需之间的矛盾,并且也给城市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了影响。

非京籍车牌管理问题

不是北京户籍的人员,在离开北京之后,他们名下京牌车辆的处理方法,变成了大家争论的一个焦点。这些车辆,有的被开到外省,长时间去使用,有的则借助不正当途径,出租给在北京的人员,这两种情形,都占用了北京本来就很紧张的车牌资源。

这类情况所涉及的车辆数量,据不完全统计,有可能达到数万辆,因为缺乏有效监管机制,所以这些车辆的实际使用状况难以掌握,而对于如何合理处置这类车牌,需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办法。

摇号制度待完善

现行摇号制度中,存在着一些环节是需要改进的,比如说,允许名下已经有车辆的人继续去参与摇号;这使得部分家庭全家都参与到摇号之中;不管是不是真正有购车的需求;而中签之后转租车牌成为了一些人的生财途径。

推行的摇号政策,也并没有能够充分地将那些特殊群体的需求给考虑在内,像是那些需要定期去就医的患者,还有拥有多名处于学龄阶段儿童的家庭等等,他们出行方面的需求是更加急切迫切的,然而现行的政策并没有针对这些特殊的情况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这就致使这些家庭所面临的困难长时间都没有办法得到解决。

改革建议与展望

将针对当下问题,提出分类管理方案或许会更契合实际需求,给予京籍无车家庭首辆车直接指标,对多车家庭征收阶梯式占用费,并且清理非京籍离京人员车牌,这些举措需配套施行。

特殊群体绿色通道也应当建立起来,对于那些确有急需的家庭,要给予优先购车资格。诸如需要定期就医的慢性病患者,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之类。完善的政策既要能够保障基本出行需求,又要能够对车辆增长进行有效控制。

若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可点赞支持,您对北京摇号政策究竟该怎样进行调整方可更显公平合理持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于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24小时服务热线

13121512000

(已有59667通话成功)

微信服务号

13121512000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