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车牌被视为珍贵物品,许多人渴望获得却无法满足条件,因此催生了车牌交易的现象,其中涉及诸多细节,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外地夫妻售京牌
何斌来自天津,十五年前和妻子一同来到北京开展商业活动。他的妻子拥有一个北京市牌照的汽车,如今他们准备迁离北京,认为这个车牌现在闲置着,便希望寻找到真心购买的买家,并打算借助婚姻关系完成过户手续。这确实是一种无奈之举,毕竟在北京奋斗了这么长的时间,如今要返回家乡,车牌对他们而言已经失去了价值,只能考虑将其出售换取一些经济补偿。
中介“车虫”的门道
有个人从事京牌指标交易,透露出按照规定,北京小客车指标允许在夫妻之间进行变更手续。何斌夫妇离异之后,若妻子与买家结婚,便可以将车牌过户给对方,之后再办理离婚手续。虽然这个流程看似容易操作,但实际上其中暗藏许多隐患。为了一个车牌,反复结婚又离婚,婚姻关系完全变成了交易手段。
交易群里的乱象
新京报的记者加入了几个提供京牌租赁和外地车主服务的群组,这些群组里拥有数百名成员。刚进入群组,就能看到大量的京牌交易信息,有人高声宣布“拥有指标,可立即出租”,还有人展示离婚证明、车牌号码等资料来吸引潜在买家。这种情况仿佛是一个不受监管的交易场所,群成员们公然进行车牌的买卖,对是否合法毫不在意。
中介业务与利润

邱博表示,京牌交易存在模糊性,他们企业主要经营车辆销售,同时从事京牌交易已有数年。每月大约处理二十笔结婚过户业务,每笔能获利三四千元。这笔钱收益相当可观,只是不清楚这种业务能持续多久。毕竟国家政策界限分明,或许哪天就会加强监管。
价格差异与匹配
记者询问了七家中介,得到的报价都是16万元。朋友假扮天津女客户联系,价格被压到了14万。中介表示通常会给买方匹配北京郊区的标主,如果匹配北京女标主,费用要高出1万,因为女司机数量少,女标相对更贵。这种价格差别就像卖东西一样,丝毫没有把婚姻放在眼里。
“背户”操作与风险
在京城老旧车辆交易场所,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行为被称作“顶户”,购买者将车登记在标主名下,标主将车抵押给购买者,双方签署文件明确责任,但该文件约束力有限。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标主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种风险相当高,为了些许钱财,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显然不值得。
社会各界对于此类北京牌照交易乱象有何看法?若觉得此篇文章有参考价值,请记得进行点赞和转发。